李某, 男, 62歲, 南陽市人。2016年4月2日就診, 11年前診斷為風濕性心臟病、二尖瓣狹窄伴關閉不全、心律失常、心房顫動, 5年前因為喘憋診斷為心衰,心功能不全, 心功能3級??诜馗咝恋戎委?。此次因為受涼誘發, 出現心悸氣短, 活動后喘憋, 頭暈, 咳嗽, 咯痰,神疲乏力, 納差, 自汗出, 畏寒肢冷, 下肢水腫, 小便不利。舌淡、苔薄白膩、脈沉。查體:血壓140/80mm Hg, 心率75~85次/min, 心律不齊, 可聞及心尖部吹風樣雜音, 心尖部最響, 可伴有震顫, 雙下肢重度凹性水腫。西醫診斷:風濕性心臟病, 心律失常, 心房顫動, 二尖瓣狹窄伴關閉不全, 心衰,心功能3級。中醫診斷為心悸:腎陽虛, 水飲凌心。治法:溫陽利水,方用真武湯合苓桂術甘湯加減:制附子30g(先煎),白術15g,茯苓20g,生姜30g,白芍15g,桂枝15g,炙甘草10g。7劑,水煎服。7天以后心悸基本消失, 喘憋減輕, 雙下肢水腫明顯減輕, 但仍有輕度凹陷性水腫, 仍舊有困倦乏力, 自汗出, 形體肥胖, 畏寒肢冷, 腰膝酸痛不適, 仍為腎陽不足之證。方用真武湯加減:制附子20g, 白術15g, 茯苓20g,生姜10g,白芍10g, 黨參20g, 煅龍骨30g, 煅牡蠣30g。服用7劑后, 僅留有氣短, 肢冷, 但總體癥狀均較前明顯減輕?;颊咭蚓芙^繼續服用中藥, 囑服桂附地黃丸, 囑其避風寒, 避免感冒, 活動適度。
按語:此患者為陽虛水泛之癥, 腎陽虧虛, 陽虛水泛, 水氣凌心, 故心悸、胸悶、身瞤動, 陽虛不得蒸化水飲, 故下肢水腫, 陽虛不得溫煦肢體, 故肢冷畏寒?!秱摗返?2條云:“太陽病, 發汗, 汗出不解, 其人仍發熱, 心下悸, 頭眩, 身瞤動, 振振欲擗地者, 真武湯主之”。水邪逆滿于心下, 故出現心悸, 胸悶水氣上沖故頭眩?!秱摗返?7條云:“傷寒若吐、若下后, 心下逆滿, 氣上沖胸, 起則頭眩, 脈沉緊, 發汗則動經, 身為陣陣搖者, 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”。用真武湯溫陽補腎, 通調水道。方中附子溫壯腎陽, 白術、茯苓健脾利水, 生姜辛溫宣散水氣, 過量溫陽藥恐其傷津, 故有補陽必和陰, 白芍酸收, 斂陰和營, 桂枝治療氣上沖, 甘草溫中補虛, 全方共奏溫陽利水, 通調水道之功, 水腫消退, 水不凌心射肺, 則心悸愈, 喘息平, 水腫自退?;颊咄瑫r心悸汗出氣短, 考慮“氣屬陽, 陽虛必兼氣虛”, 為氣虛所致, 輔以黨參益氣, 煅龍牡斂汗, 故癥狀可以明顯減輕。繼服桂附地黃丸以培補腎陽。